今天來介紹這兩款過去喝過的酒,來解釋一下我所謂台灣的「波爾多」或「AOC」的氾濫。
開始寫紅酒生活的文章,想填補每次開新酒中間這段時間的內容,
所以記錄我有喝過並留存的紅酒酒瓶,而一支一支的上網查詢。
先介紹上圖這瓶波爾多 AOC ........
Château Clos Beauséjour 2004 Côtes de Castillon
因為酒標上的資訊有限,因此必須上網查詢,
但就是找不到 Château Clos Beauséjour 這個城堡酒莊,
而 Château Beauséjour 卻是赫赫有名的酒莊,
讓初入紅酒世界的我誤以為酒商想要魚目混珠,買到仿冒酒........
還好,至少在 ebay 的網站上有看到這瓶酒的蹤跡,而 ebay 也有稍稍的介紹
Mise en bouteille au château
Appellation : Côtes de Castillon
Propriétaire : Mr Jean-Pierre GUINOT
Situation Géographique : Sur la commune de Saint Magne de Castillon
Sol Argilo-calcaire
Age du vignoble : 25 ans
Cépages : 60% Merlot
40% Cabernet Sauvignon
Vinification Traditionelle, cuves ciment et inox
Production : 250 Hectos
我想這是原來的背標內容而已,但是我卻要辛苦的上網才能找到,
因為惠康超市把背標換成全中文的背標,產品種類跟主原料都打成葡萄酒跟葡萄,
這當然也是我一開始會質疑他是仿冒酒的原因之一.......標示不明。
除了這些,從正面酒標上可以看到的訊息還有.......
這瓶酒是在城堡裡面裝瓶的 Mise en bouteille au château
他是產於 Dordogne 多爾多涅河北岸(右岸)利布恩市附近的 Côtes de Castillon AOC 法定產區
(2007年份開始他和另外三個產區共同合為 Côtes de Bordeaux 產區)
至於 Grand Vin de Bordeaux 所謂波爾多的好酒這句話,
其實在未列入等級前(列級酒),是沒什麼意義的,不具有選酒、買酒的指標性。
惠康超市的中文背標上指稱此酒帶有濃郁的水果香並伴隨著藍莓香氣。
介紹第二瓶波爾多 AOC
Château des Chevalliers 2001 Bordeaux
這瓶更慘了,網路上完全找不到,不要說沒有 Château des Chevalliers 這個城堡酒莊。
最接近的只有 Chateau Chevalier ,連騎士這個字用的也不一樣。
正面酒標可以獲得的資訊是 Vin de Bordeaux 波爾多的酒。
產於 Bordeaux 的 AOC 法定產區(多簡單啊!就是波爾多啊!)
Mise en bouteille PAR H.B. 這是在....PAR H.B. 裝瓶的......
後來我終於明白這裡的 PAR H.B. 是什麼,
H.B. 指的是 Horeau-Beylot 這家知名的紅酒中間商,
Horeau-Beylot 的主人也同時擁有葡萄酒莊園,並經手許多紅酒的裝瓶跟買賣。
還好這瓶酒的封口標有著 Horeau-Beylot 的 LOGO 跟字樣,
不然我永遠都不會明白PAR H.B.指的是什麼........
而且我還會真的以為,他是一瓶假酒,而且慘就慘在我還有四瓶.......
附帶一提,今天介紹的上一瓶酒也是這個中間商出口的,因為地址一樣。
PAR H.B. F 33500 Libourne(利布恩市) - France
惠康超市的中文背標上指稱此酒帶有黑醋栗及黑莓果的濃郁香氣,口感滑順。
這瓶酒,也是在上一回家中聚會時所開四瓶酒的其中一瓶。
我已經忘記大家的評價,不過,這會是我在「波爾多酒神精選紅酒」之後,
下一瓶要開來喝的紅酒。
最後,就是我要來解釋我所謂台灣「波爾多」或「AOC」的氾濫。
也許因為近年來,國人開始有喝紅酒的習慣,而且越來越普及,
婚宴場合的桌上,從以前的紹興進化到威士忌,到現在幾乎是以紅酒為主流。
而紅酒也早已經進入7-11這樣容易親近的便利商店。
用我過去買酒的例子最適合不過........
在完全不懂紅酒的情況下,
粗淺的聽過波爾多這個來自法國葡萄酒優質產區的名詞,
加上許多很表面而不夠深入的資訊,告訴我們AOC有多了不起,
價格看上去又是那麼的容易親近,感覺好像賺到一般,就拼了命的搬回家.........
就我的感覺,好像酒商只要在背標用中文打上 AOC 波爾多紅葡萄酒,就會很好賣的感覺。
這就是我所謂台灣「波爾多」或「AOC」的氾濫.......
因為有太多人都跟我一樣衝著「波爾多」或「AOC」買酒。
看看我今天舉的這兩個例子,先不論酒本身好喝或是不好喝。
但同樣都是來自波爾多AOC產區的葡萄酒,卻讓我出現這樣的質疑。
酒標上的 Château(城堡),似乎已經不是真有這個城堡也行,
而只是淪為一個讓酒聽起來響亮的名詞。
(也許他只是一個小到不行沒有網站的城堡酒莊吧!)
到最後你只能知道他還好是 Horeau-Beylot 這家知名的紅酒中間商經手的進口葡萄酒罷了。
其實現在的我蠻不認同如惠康超市這樣的進口商把背標換成中文的做法。
話說回來,應該也是因為這樣,我現在似乎比較看得懂酒標上寫的東西到底代表什麼意義了......
標籤: 葡萄酒生活